首页 > 最新新闻 >岭南夫子最新新闻,岭南夫子最新新闻报道

岭南夫子最新新闻,岭南夫子最新新闻报道

山东新闻网 2024-02-12 21:52:45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岭南夫子最新新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岭南夫子最新新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梅州元魁塔介绍?

  元魁塔,位于距梅县松口镇四公里处的梅江下游北岸,为明末翰林学士、东宫侍讲李二何(原名李士淳,明崇祯元年中第18名会魁,人称“岭南夫子”)主持修建于明万历年间。明朝万历四十七年,也就是公元1619年动工建造,历时10年。这个塔建在梅江边,耸立于山顶,以悬崖作基座,以潭水作基脚,塔身9层,高约50米,现为粤东胜景。塔身底层为方块花岗石结构,余为青砖砌筑。游人欲登塔顶,可沿塔内154级螺丝旋形阶梯而上。顶层外围筑有近米宽的石栏。登上高耸的塔顶,俯视梅江,江水直冲塔下岩壁,湍急回流,令人胆寒。塔底正门,有李二何亲撰的对联:“澜向阁前回,一柱作中流之砥;峰呈天外秀,万年腾奎壁之光”。塔左下边有文昌阁,为当年李二何藏 书授课之地。现如今,元魁塔不但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,它更是见证了很多客家人出外谋生的历史,早年坐船离开家乡去海外谋生的客家人就在元魁塔下经过,顺着梅江水,客家人入韩江,到汕头,然后,飘扬过海,去台湾、下南洋。  塔的周围松树郁郁葱葱,夏天前来还可以看见可爱的小松鼠在松枝上跳来跳去,追逐嬉戏。塔屹立于山头之上,游人需仰望方能观其全貌。塔顶有两株古榕嵌生于壁上,虬根密布,细叶葱葱,煞是好看。遥望河对岸,可以看到两座山呈完全的等腰三角形,顶角直指蓝空,颇为壮观。俯视江水,可见韩江在此打了个弯儿,江水冲到宝塔之基即绕道而行。有一说为:宝塔在此是为镇住江的龙脉,以抑洪灾的泛滥。

岭南夫子最新新闻,岭南夫子最新新闻报道

王昌龄为什么叫王江宁?

因为他是江宁人,诗又写得好,所以人称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。

王昌龄 (698年—757年),字少伯,唐朝时期大臣,著名边塞诗人。

开元十五年(727年),进士及第,授校书郎,迁龙标县尉。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,授汜水县尉,坐事流放岭南。开元末年,返回长安,授江宁县丞。安史之乱时,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。

诗人王昌龄的背景资料?

   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,他的具体背景资料如下:

王昌龄于公元698年出生在唐朝。他的祖籍是河南郡洛阳县,出生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。

他的父亲王鉴是一位官员,曾经担任宰相的职务。这使得王昌龄得以接触到许多文化人士和学者,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在年轻时期,王昌龄曾经在洛阳学习,受到了优秀的教育。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,深受古代文学的影响,并且自己也开始创作诗歌。

王昌龄的文才很高,他的诗作被誉为"王家诗",因其诗风华丽、雄浑而著称。他的作品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抒发壮怀激烈的情感为主题,同时也写了一些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诗歌。

王昌龄是边塞派诗人,以高适、岑参和王昌龄为主,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。王昌龄代表作有《从军行七首》、《出塞》、《闺怨》等。

王昌龄(698-757),字少伯,汉族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说京兆长安人(今西安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。

王昌龄早年贫苦,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,30岁左右进士及第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、汜水尉,因事被贬岭南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被刺史闾丘晓所杀。

王昌龄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人交往深厚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,又被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,与高适、王之涣齐名,时谓王江宁。

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,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。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,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,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。其诗歌意境开阔,语言圆润蕴藉,音调婉转和谐,耐人寻味,在发情、造景、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岭南夫子最新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岭南夫子最新新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